6月21日為夏至節氣,此時北方地區空氣中的濕度還沒有明顯上升,而南方已經處于濕熱氣候中了。臨近長夏,濕為主氣,所以夏至養生以祛濕為主。
中醫講“脾主運化”,脾是化濕的主要器官。夏季養生一方面要幫助脾提高運化能力,另一方面,運化出的“濕氣”也要及時“排”出去。
揉中脘助運化
中脘穴是調理脾胃疾病經常用到的穴位,其位于胸骨下端與肚臍連線的中心點。使用加熱后的泗濱砭石按摩砧,在中脘穴做順時針旋擦運動,每次旋擦100下或至皮膚發熱,并能感到熱力滲透至體內即可。每天可以按揉多次,不限時間地點。
用砭石經常按揉中脘穴不僅可以提高脾胃的運化能力,起到刺激腸胃蠕動、幫助排便的作用,對于其它臟腑也能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。
砭石拔罐排濕
胃俞穴、脾俞穴是足太陽膀胱經上的穴位,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通道,而這兩個穴位就是脾胃的臟腑之氣匯聚到背部的俞穴。
使用加熱后的泗濱砭石真空負壓拔罐器在這兩個穴位留罐,單次7分鐘左右,可以幫助脾胃更快的排出濕氣和毒素。需注意的是要等罐印完全消退才能再次拔罐!
鍛煉利于排濕
適當鍛煉加速排汗對于祛濕也是非常有幫助的,夏天鍛煉有如下幾點注意事項:
1、運動的時間最好選清晨或傍晚,此時天氣涼爽又有微風,運動體驗相對較好;
2、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,以微微出汗為度。中醫講“汗為心之液”,大汗淋漓會消耗人體的心陽,對祛濕一點好處都沒有;
3、夏季紫外線指數偏高,戶外活動需要涂抹防曬霜。不喜歡防曬霜的朋友也要適當做好防曬措施;
4、運動結束后切忌不要喝冰水,也不要立刻洗澡。夏天人的皮膚腠理處于打開狀態,陽氣也浮于體表,運動結束后馬上喝涼水或洗澡容易被寒氣侵襲而導致生病。
[進入“砭術基礎”欄目,了解砭術操作原理及使用手法]
【標簽:砭石養生 砭石】